為貫徹落實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和劉延東副總理講話精神,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實現(xiàn)提高學生體質健康、運動技能和人格素養(yǎng)的總目標和總要求,提高校園足球普及水平,奠定中國足球發(fā)展的人才基礎,我部決定在全國遴選建設一批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以下簡稱特色學校)和校園足球試點縣(區(qū))?,F(xiàn)將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目標任務
通過特色學校及試點縣(區(qū))遴選,樹立一批校園足球教育教學工作先進典型,推動廣大中小學全面普及校園足球,不斷豐富體育教學活動內容,進一步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推動學校加強體育師資和場地設施建設,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時間,切實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滿足學生足球學習的需求。到2017年,計劃遴選出2萬所左右特色學校及30個左右試點縣(區(qū))。
二、范圍和比例
面向各地及中小學(含中等職業(yè)學校)進行遴選,按省域內中小學總數(shù)的6%-8%進行總量控制,分三個年度完成。今后每年可按省域內中小學??偭康?%、3%和1%的比例遴選推薦特色學校(含已有定點學校),及若干個試點縣(區(qū))。
三、遴選原則
1.統(tǒng)籌兼顧,合理匹配。特色學校遴選要統(tǒng)籌城鄉(xiāng)、區(qū)域和學校類型,按高中、初中和小學1∶3∶6的基本比例合理匹配,適當向寄宿制學校和九年一貫制學校傾斜。要有利于區(qū)域聯(lián)賽開展和校園足球的普及。
2.注重銜接,便于升學。遴選特色學校要按照就近入學的要求,充分考慮單校劃片、多校劃片現(xiàn)狀,優(yōu)先遴選片區(qū)內小升初對口直升學校;可向優(yōu)質高中和具有招收特長生資格的學校傾斜,要有利于學生升學和長期習練足球。
3.立足長遠,因地制宜。著眼于中長期發(fā)展,從實際出發(fā),量力而行,注重引導,鼓勵多元化,吸引和鼓勵更多的學校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努力爭創(chuàng)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4.做好存量,發(fā)展增量。要對區(qū)域內已有“校園足球定點學校”、“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進行評估調整,并納入遴選范疇,在建設好存量的基礎上,逐步擴大遴選范圍,培育種子學校,成熟一批,發(fā)展一批。
四、申報條件
1.特色學校:凡符合《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基本標準(試行)》(附件1)條件的全日制普通中小學均可申報。
2.試點縣(區(qū)):政府部門高度重視,有校園足球發(fā)展規(guī)劃,加強措施,完善制度,加大投入,廣泛開展聯(lián)賽,區(qū)域內60%以上的中小學能達到特色學校標準的縣(區(qū))均可申報。
五、遴選程序
特色學校和試點縣(區(qū))遴選程序由學校和縣(區(qū))自主申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推薦、教育部綜合認定三個階段組成。
1.自主申報。凡達到基本條件的學校和縣(區(qū)),按要求填寫申報表(附件2、附件3),并將申報報告及相應支撐材料等(附電子版),經上一級教育主管部門同意后,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
2.部門推薦。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jù)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基本標準要求和試點縣(區(qū))基本條件,組織專家組對本地申報學校和縣(區(qū))的申報報告及相應支撐材料進行審核,將達到標準要求的學校和縣(區(qū))列為遴選對象。在向社會公示的基礎上,向教育部進行推薦。
3.綜合認定。教育部在各地推薦基礎上,組織專家進行遴選,并結合相關工作進行實地抽查,經面向社會公示后,最終確定特色學校入選和試點縣(區(qū))名單,并予以公布。
六、政策支持
1.對經綜合認定的學校和縣(區(qū)),教育部命名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全國校園足球試點縣(區(qū))”,并授牌。
2.特色學校和試點縣(區(qū))享有本地有關部門給予的有關校園足球教學、訓練和競賽、招生、經費和條件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3.國家對特色學校和試點縣(區(qū))在校園足球教學、訓練和競賽、師資培訓、選送學生培訓等方面給予一定的支持;并將特色學校和試點縣(區(qū))情況納入對地方政府教育工作考核內容,納入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
4.鼓勵各地依據(jù)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基本標準,開展本地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建設工作,形成建設梯隊。
七、有關要求
1.各申報單位要嚴格按照本通知要求,依據(jù)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基本標準(試行)和試點縣(區(qū))基本條件,實事求是撰寫申報報告;申報支撐材料要真實可靠,有備案可查。
2.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廣泛動員,統(tǒng)籌協(xié)調,認真組織,嚴格把關,確保把條件有基礎,發(fā)展有意愿,開展有特色的學校遴選出來。
3.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特色學校和試點縣(區(qū))的支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加強指導管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帶動校園足球更加廣泛的普及和深入發(fā)展。
4.請于2015年2月15日前將相關申報材料及申報匯總表(附件3)報送我部體育衛(wèi)生與藝術教育司,電子版發(fā)送至指定郵箱。同時,請將2015—2017年特色學校和試點縣(區(qū))遴選計劃的數(shù)量和師資培訓計劃一并報送我部。
5.聯(lián)系人:許弘,劉海元;
聯(lián)系電話:010-66097180,66096863;
電子郵箱:liuhaiyuan@moe.edu.cn。
附件:1.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基本標準(試行)
教育部辦公廳
2014年12月26日
附件1
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緲藴剩ㄔ囆校?/strong>
根據(jù)加快發(fā)展和普及校園足球的精神,為確保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遴選工作規(guī)范有序開展,特制定本標準,請遵照執(zhí)行。
一、組織領導
1.落實國家政策。學校高度重視學校體育和學生體質健康,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及有關規(guī)定開展體育教學和校園足球工作。
2.納入發(fā)展規(guī)劃。將校園足球納入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并嚴格執(zhí)行。
3.健全工作機制。建立在校長領導下,學校有關部門共同參加的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具體指導本校校園足球工作的開展。
4.完善規(guī)章制度。學校制定有校園足球工作組織實施、招生、教學管理、課余訓練和競賽、運動安全防范、師資培訓、檢查督導等方面的規(guī)章制度和工作制度,并且不斷完善。
二、條件保障
1.配齊配強體育師資。在核定編制總量內配齊體育教師,能滿足教學工作需求,并至少有一名足球專項體育教師。每年能提供一次體育師資參加培訓機會,學校定期開展體育教學研究,不斷提高體育教師教學技能。
2.落實體育教師待遇。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教學和足球訓練和活動要計入工作量。保證體育教師在評優(yōu)評比、工資待遇、職務評聘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3.場地設施建設完備。場地設施、器械配備基本達到國家標準,能滿足體育工作的需求,不斷得到補充,并建設有適合學校條件的足球場地,足球及基本訓練競賽器材數(shù)量充足。
4.體育經費保障充足。設立有體育工作專項經費,納入學校年度經費預算,原則上年生均體育教育經費不低于10%,保證體育和校園足球工作的正常開展。在為學生實施校方責任險的基礎上,為學生新增購買運動意外傷害險。
三、教育教學
1.教學理念先進。深化學校體育改革,堅持健康第一,把足球作為立德樹人的載體,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
2.保證體育時間。按照國家要求,開足開齊體育課,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把足球作為體育課的必修內容,每周用一節(jié)體育課進行足球教學;高中階段學校開設足球選修課;足球運動納入大課間或課外活動。
3.開發(fā)足球課程資源。根據(jù)國家校園足球教學指南,因地制宜,開發(fā)和編制足球校本教材,實施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足球教學和課外活動。
4.營造校園足球文化。經常開展以足球為主題的校園文化活動(如攝影、繪畫、征文、演講等)。建立基于互聯(lián)網的校園足球信息平臺,動態(tài)報道足球活動、交流工作經驗、展示特色成果。
四、訓練與競賽
1.成立足球組織。學校有足球俱樂部或興趣小組,吸納有興趣的學生參與足球活動。小學三年級以上建有班級、年級代表隊,學校建有校級男、女足球代表隊;學生基本達到全員參與足球。
2.開展科學訓練。學校制定有系統(tǒng)、科學的訓練計劃,常年開展課余足球訓練,注重提高訓練效益,并配備有安全、醫(yī)療等應急方案。定期邀請校外專業(yè)教練員提供技術指導。
3.建立競賽制度。不斷完善校內足球競賽制度、并趨于穩(wěn)定;每年組織校內足球班級聯(lián)賽、年級挑戰(zhàn)賽,每個班級參與比賽場次每年不少于10場;積極參加校園足球聯(lián)賽;主動承辦本地足球比賽。
4.支持學生發(fā)展。鼓勵有天賦、有潛力學生參與校外足球訓練、培訓和比賽,并積極向上級特色學校及各級各類足球優(yōu)秀運動隊輸送人才,為學生提高足球競技水平和運動能力創(chuàng)造條件。